从北大毕业了,然后呢……
编者按
你考上了北京大学
TA考上了北京大学
我也考上了北京大学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格格从社会学系转行去做导演
静静想在出国深造后
作为教师扎根燕园
SY不再坚持四大读博
而是加入创业公司
山山选择赴新疆支教
和他的女孩
阿信妹妹决定弃理从文
投身科普梦想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搞不懂相机的社会人
赵茗格
2014级社会学系本科生
保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摄于2018年社会学系毕业典礼,左一为赵茗格
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编故事,画漫画、写小说。
高中,一直的梦想是P大中文系。报志愿时,突然改了主意,以为故事更不可缺的是思想深度、社会情怀,于是第一志愿填了“社会学”。入学后,社会学与我的想象当然不一样,但丝毫没有辜负我的初心。
我不想、也不适合做学术,本打算一毕业就去工作当编剧来着,却幸运听说了隔壁沈原老师主持的项目——从清北人大保送社会学的学生到北影读纪录片导演专业。人生轨迹从此转折。
比起保研其他方向的社会学同学,还有那些考研到北影的同学,我的幸运时时令我惭愧——尽管保研那两天的煎熬着实刻骨铭心。
我一向热衷写作,然而在电影领域的基本素养还不如普通的影迷们。
要知道,保研考试之前我连设备都没有碰过,拍出来的片子要多垃圾有多垃圾,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好在,笔试和面试还算顺利。
就这样撞大运地进了北影。初时,压力很大。我相信我一定刷新了新生阅片量的最低纪录。老师、同学提到某某导演、某某电影,我不出意外是一脸茫然。
毕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人生没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此前的惰性要用加倍的辛苦来偿还。
至今,感触最大的还是思维上的冲击。的确,社会学颠覆、重塑了我的认知结构,却也限制了我在其他方面的想象力。
入学前观影,我总是执拗于一部片子的社会学价值。艺术上的成就,在我眼里是不可见的。一部没有社会性投射的影片或段落,我常会觉得是难于理解、甚至没有意义的。
比如《罗生门》里樵夫入林那一长段镜头,我曾百思不得其解,仅仅在林子里走来走去何以在国际上造成那么大的轰动。
如今,我必须、也乐于从电影专业的视角出发,去理解、学习和欣赏电影本身。
电影艺术钻之弥深,令我震撼,更令我为以往的狭隘而深感羞愧。跨专业的过程犹如破茧成蝶,很痛苦,却也无比美妙。
固定的思维圈,是鄙陋自大的温床。迈出去,走出去,全身心去转变,不断重启旅途,才会发觉自己多有限、多渺小,感到一种幸福的惶恐与谦卑。
第一学期,课程至半,日子并不好过。导演系的大师们从第一天见面会就说,学电影是极其辛苦的事情。最易失却、也最不该失却的,就是深爱电影事业的一腔热血。
只愿,不辜负北影的老师、朋友,不辜负改变我人生的沈原老师,不辜负永远和我站在一起的家人们,不辜负我爱的TA,不辜负在最纯粹的年岁、写写画画的一纸光影。
//////////
离开是为了换种身份回来
申子靖
2014级城市与环境学院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
申请留学中
目标院校:Cambridge University
上了大学没多久,我就想好了毕业之后要出国。因为我以后想做学术,想回国去高校任职,而实现它的一个硬性条件就是拥有海外的留学经历。
和学长学姐聊过,他们建议,如果是抱着回国任教的想法,那最好硕士就出去。所以,我一直坚定地抱着本科毕业就出国的想法。
我的本研导师一直都在教我英国的学术传统和渊源,慢慢地就使我产生了一种向往。而我的心态也在求学中慢慢变化。
可能之前的我还非牛津剑桥不可,但现在的我名校情结不是那么强烈了。
牛剑最好,伦敦也不错。我只希望可以去喜欢的地方,学喜欢的专业,有最好的导师指导。在伦敦喂鸽子,也去看看波光艳影的康桥,寻梦撑长蒿。
我挺幸运的,硬件条件不错,觉得自己还是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的,就是过程可能有点揪心。
一是我对专业方向还没有清晰的想法,因为国内外专业并不完全对应;二来我一直对找机构这件事情比较排斥,所以最近还挺手忙脚乱的。
可能相比于挖好水渠让水一步步流进去,我更期待付出的东西能有水到渠成的好结果吧。
北大的人、事还有环境,都让我非常习惯和喜欢,让我不想费力去改变自身的处境。好多次,因为太过留恋北大的一切,我萌生了保研的想法。
说实在的,保研对我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一条路,成绩够,导师也愿意收。但是,我的最终目标是回北大教书,只有等我拿到了外面的成绩,我才能有机会换个身份在这园子里待一辈子。
放弃保研的一瞬间,释然的心情远多于遗憾,因为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于我而言,北大不是过客匆匆,而是我所希冀的落脚点,是我最终想要一生扎根的地方。
//////////
希望世界能因我有一点点不同
沈洋
2014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
加入Pony.ai(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适逢北大百廿,我毕业了。
在北大生活的四年,是我不断探寻,追寻热爱的四年,也是我确定航向,仗剑天涯的四年。
四年里,每一年的我都在做不一样的事,有着不一样的思考。
入学后,本着对算法竞赛的热忱,前两年的我基本专注于ACM-ICPC竞赛,并借着打比赛的机会,四处玩耍。
当时的我想法很简单——未来对我来说,是顺利毕业,是进大公司,是安稳人生。
竞赛的经历让我遇见了优秀的同窗师长,瞥见更大而精彩的世界。加上园子里一年多的所见所闻,我感受到心中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发芽。
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比起毕业养老,给人打工,我还是希望自己能真正做出点什么,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有一点点的不同。
在这一信念的引导下,我便开始了以四大(注:CS领域四大名校)PhD为目标,熬夜水paper的科研狗生活。
然而,事情的走向不会总是遂人心意。因为科研之路开启较晚,一直都是赶路的状态,以至于各种DDL纷沓而来,压力条长期满格;加之我所在的领域当年的形势,我隐约感觉到,我与PhD的缘分似乎还没到。
那时的我,烦闷、焦急,萌生了来年再申的念头。那么中间那年干什么呢?
工作一年,攒攒经验也是极好的嘛。却没成想这个突来的念头,让我发现了“森林里的另一条路”——加入初创公司,做自动驾驶。
其实大三的时候,我就在一次聚餐上听了楼教主关于做自动驾驶的想法。由于科研时对相关领域也有所涉猎,便多聊了两句。
然而,彼时的我一心向往PhD,总觉得科研这条路更神圣,更贴合自己的未来定位。所以虽然觉得方案靠谱,但未曾想过加入。
而在亲身经历过暑研、开会、实习之后,我对科研与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其实深造与工作不过是人生下一段旅程的两个平行选项,并非要谁先谁后,更没有孰高孰低。
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当下更优的机会,才是最好的。而对于我来说,能在毕业这一人生路口遇到某个行业的爆发期着实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于是我不再迟疑地选择了加入创业公司。
在北大,每个人都有很多尝试的机会,会遇见无数可能性。我们需要做的,是摸索发现有潜力的选项,在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
经历只是一张白纸黑字,所谓的光环远不及内心的富足和成长更重要。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从这些宝贵经历中得到的感受,才历久弥新。
而我那“世界能因我有一点点不同”的故事,正徐徐展开。
//////////
做一朵拂动孩子的云是很有意思的选择
魏晗博
2014级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北京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远赴新疆
一晃来到新疆已经两月有余,习惯了每天八点天尚未明的晨曦,习惯了晚上九点还挂在南山前的夕阳,也习惯了八月的飞雪和拗口的哈萨克族学生名字,不习惯的是这里的秋天竟然这么短暂。
只有短短那么几天,于是也就更加地想念北大秋日的银杏和未名湖的澄净。
常和朋友笑言,我们黄金时代的90%大概都悄悄留在了燕园,是呀,不知不觉在北大已经度过了四个年头,四年间燕园变了很多也仿佛什么都没变。
记得家园、竹林和康博斯,也记得大二暑假CBD最后一晚的喧嚣,记得未名湖和燕南园里打着哈欠的猫,当然记得最深的还是北大送给我的三个礼物。
第一份礼物是北大让我学会了做有意思的事而不仅仅是有意义的事,有时候有意思要比有意义更重要那么一点,我在这个院子里跌跌撞撞,做过新闻网的记者也当过港澳台办的助理,也算做了几件有意思的事。
第二个礼物是责任与担当。我想起大四保研时的忐忑与踌躇,是支教还是其他的选择?待在舒适而又熟悉的燕园自然是安逸的选择,但我想,去支教去换一种不同的环境也许是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大四下学期,支教团赴支教地考察,我第一次来到了新疆,更有幸去了一趟南疆的和田。在那里,我发现支教不仅意味着换一种生活环境,也不仅意味着体验基层生活。
在和田的一个村小学里,我看到支教老师不厌其烦用上三个月时间才教会孩子饭前洗手;在那里两个维族小姑娘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为我唱了一首《七子之歌·澳门》,而仅仅是两张北大明信片就能让她们开心一周;在那个离沙漠只有五百米的村庄里,我看到了贫困与偏远,但也看到了无数志愿者的坚守与付出,那一刻我感觉支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当你真正站到讲台上时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刚到水西沟中学时,我还习惯着大学的授课方式,认为只要课讲得有意思,把知识点讲到就是一堂成功的课。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这里大部分孩子是哈萨克族和维族,他们的普通话表达并不流畅,他们的语文基础也很令人头疼,在八年级课堂你需要把拼音字形一遍遍讲给学生,你需要把一句简简单单的古文翻译,反复强调十次,学生才能勉强记下……
当我记下孩子们拗口的名字,当我倾听他们每个人小小的梦想,当我每次进班时看着学生的眼睛,我觉得做一朵拂动孩子的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择。
第三个礼物就是图片中的那个女孩,我的女孩。
我想,这三个礼物就是我和北大的故事。
//////////
弃理从文是为了梦想的再出发
许信
2016级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
准备跨系保研中
对于一个刚上大三还没真正经历过保研的焦虑的初生牛犊来说,现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简直就像一个拿着梦想当饭吃的傻子一样。
我一直是一个挺跳脱的人,刚上大学的时候和家里人打了包票说大三之前一定要把方向定下来,所以深吸一口气做了跨专业保研到新传健康传播专业的决定,当下正处于期待却焦虑的阶段。
做决定的过程中常有各种各样的自我怀疑,比如做出转专业的选择是不是对本专业内容的一种逃避;又比如选择的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能将我的价值最大化的事业。
但是最终还是做了这样的决定,毕竟不能辜负我跳脱的名声。
我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填生命科学义无反顾,当时固执地认为只有科学家才能对社会有明确而直接的贡献。
这是个很幼稚很片面的想法,所以也并不意外我会做出转行的决定。我慢慢看到让更多人拥有科学之精神要比科学本身重要很多;也看到绝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其实也和医生、律师、建筑工人一样,很多时候也只是高楼大厦的一颗螺丝钉而已。
而我在理科学生中更有文科特质,在文科环境里又有理科背景,所以如果能在科学普及的事业中有一点点的发光会觉得非常满足。
一件影响我最终决定的小事是,有一天听张双南教授的分享,其中一句话感觉特别悲凉。
他开玩笑地说做科普的时候,“那一辈人,老一辈人,没希望了”,当时突然感觉作为一个传播者,我们被动或主动地放弃了十三亿人中的绝大多数,而这绝大多数中可能包含我们自己的父母长辈、亲戚朋友,突然就觉得即便收效可能甚微,健康传播也是一份应当做的事业。
之后的事情,关于做了决定之后该怎么实现,保研成功了会怎样,没成功又会怎样,对我而言全都是未知的。
不过我这个人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只要做了决定,不管结局如何都不会后悔。所以就拼命干吧,反正我还年轻。
百廿燕声远,聚散总少年
这座园子静静守候,迎来送往
守候着每一段追风的时光
这座园子默默住进心里,四季轮转
期待着又一次梦想的绽放
想和我们分享你的北大故事吗?
欢迎投稿至
beidaweixin@vip.163.com
1. 邮件题目为:120故事投稿+姓名
2. 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文档中包含:
姓名+入学年份或入职年份+其他身份
(可正式/不正式,越多越好,之后可能删改)
3. 文件夹中另附讲述者照片(与北大有关最佳)
4. 字数在300-800范围内
如被采用会有专人与您联系~
如果你想了解哪位北大人的故事
也欢迎留言给我们哦●v●
点击标题看往期“120个故事”哦~
编辑:陈潇漪、徐晗、詹延苇、李研、杨婉婷、许信
排版:文婧
责编:园中葵、以栖